营销讲究:“在合适的场景下做正确的事”,究竟是产品重要还是营销重要?我们需要思考这句话出现的阶段是什么?如果在企业经营前期,面临现金流生存困难的情况,当然是营销重要,营销快速实现销量;
A:“当然是产品最重要了,没有产品,还要营销吗?营销空气?”
B:“营销是最重要的,没有营销,产品自个会卖吗?难道放在仓库发霉?”
做产品的,当然说产品最重要,以获取老板更多的研发资源;
做营销的,当然说营销最重要,以获取公司更多的市场预算。那么,到底谁最重要呢?
营销讲究:“在合适的场景下做正确的事”,究竟是产品重要还是营销重要?我们需要思考这句话出现的阶段是什么?如果在企业经营前期,面临现金流生存困难的情况,当然是营销重要,营销快速实现销量;
当企业发展成熟时,营销阶段和方法相对成熟时,产品也会变得异常重要,如果你的产品不能始终代表社会先进的生产力、最广大人民的效益、终会面临被消费者淘汰的风险。
以诺基亚为例,其营销已经发展成熟,但由于其产品局限于传统智能手机,当苹果掀起智能手机革命时,其只能望其项背。当然品类的企业,面临不同场景,科技行业是产品技术驱动,但是对于一些快消品、农产品行业,产品同质化严重,营销承担的作用反而会更大。
所以,没有产品重要还是营销更重要,只能说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,企业所处的阶段,整个竞争环境的状况,才能判定是产品重要还是营销重要。其实最好的状态,就是名副其实,产品和营销同等重要,虚实结合,效力最大。
产品是战略的支撑点,营销组合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,是战术层面的一个部分,而技术都是与产品相关的,不管是创造产品还是改善产品。都是在营销战略的指引下不断细化战略,在战略指引下技术才有意义,才有抓手和着力点。
营销和技术一个是面一个是面上的一个点。
如果营销是单指传播的话,则营销和技术在不同类型企业下有不同的重要性。
1、有现成销售渠道,产品技术含量比较高
差异化主要靠产品体现,迭代靠技术推动,则技术比较重要。比如处理器,不是你说的好文案好,就能弥补技术上的代差的。
2、有现成销售渠道,产品技术含量低
同质化严重,差异化主要体现在品牌营销上,产品迭代没有明显的技术因素,则好的文案和传播会带来不错的销量。比如江小白,好的文案能让消费者记住它,消费它。
3、技术型产品消费者选择时一般用左脑思考
差异化是客观存在的可数字化的,比如不服跑个分。消费者理性的去比较各种参数,从而判断优劣,做出选择。
品牌型产品则主要是跟消费者情感上的沟通,消费者靠感觉,用右脑感性思考,产品差异化不大,最大的差异化是品牌带给消费者的感觉。主要是通过沟通想消费者传递既定的感情。
老实说,这两种能力都是企业的关键能力,在我看来要比行政、人力资源等等更关键。原因在于:企业的生存是要靠卖东西(服务)盈利,这两个能力一个是能不能做出消费者喜欢的东西;一个是能不能让消费者知道并更快喜欢你做出的东西,所以都重要!
但是……虽然都重要,但不同的行业,对于这两种能力的侧重点不同!
1、快销品利润水平可能较低,但周转率高
行业盈利要靠超高的消费频次实现,而且消费者的转换成本很低,购买行为很随意,不会做充分比较。所以想在这个行业里赚钱,你一定要努力让消费者时时刻刻想着你的存在。
比如:饮料。你就要不停地通过各种广告和公关策略告诉消费者,如果你渴了,选我选我选我(一般传播费用很高)!这样消费者在口渴的时候才会想起你,购买你。
2、耐用品,或者对于消费者(买方)很重要,很在意,很关心的产品。
比如:买房子、选钻戒、为心爱的人选礼品、B2B采购==,这些选择对于消费者(买方)很关键,他们要仔细比较各个品牌的产品,慢慢斟酌自己的选择,一旦对产品满意,忠诚度会非常高。
所以你需要把更多的资源放在如何做好产品上(包括:选定你的核心客群、了解他们的需求、做出他们喜欢的产品),而可以把相对少的资源放在广告和公关上,这种行业更容易出现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的情况。
所以,传播能力和产研能力都很重要,但是不同的行业,侧重不同。
1、融合的时代,传播和产研的边界已经很模糊。比如:企业可以通过论坛等方式让消费者把自己对产品的建议发表出来,即完成了和消费者的互动,也完成的消费者需求调研。
2、行业注重传播还是产品源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,具体点就是消费者懂不懂,愿意不愿意懂!
如果消费者不懂或者不愿意懂(饮料),消费者就会用其他的方式辨别产品的好坏,比如:品牌,这种情况下企业要通过整合传播提升品牌影响力,获取消费者的信赖。
如果消费者懂或者愿意懂(房子、药品),你就要努力做好产品,用实实在在的产品说话。
消费者懂不懂和愿不愿意懂,不是一尘不变的!你可以通过努力让消费者原本不愿意懂,慢慢变得愿意懂。比如:小米。在有小米之前,消费者才不管手机的内存、处理器呢(发烧友除外),但是小米正是利用了这群发烧友,让消费者认识到手机是有性价比的,让消费者满满开始对比手机的内存、处理器了,小米有了占领市场的可能性。
战术层面的营销组合(4p),产品也只是其中一环。
一个产品,解决一个问题,这是创造产品的终极标准。
换句话说,如果你手握一个好产品,但你的用户不知道,这就很无奈了。
所以,产品现行,营销在后,你要采用以下策略:
1、拉新
首先,你要明确你的目标用户是谁,描绘出一个用户的画像(年龄、习惯、地区、关心什么样的事、经常出没在哪里)
知道了这些以后,你需要根据用户画像,制定出一系列的流量获取策略。
如,花钱进行SEM推广、混别人的社群、在公众号上投放广告、写文章分享价值等等,方法不在于多,而是在于是否能为用户真正解决问题。
拉新环节中,最重要的一点是,把用户集中到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当中,可以是微信、也可以是微信公众号,更可以是社群,根据自己情况而定。
最重要的一点,只有人来了,你才有可能把产品信息传达给用户。
2、养熟
从陌生到熟悉,这需要有一个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,是信任培养的重要时期,没有信任就没有成交。
所以,在这个环节中,你需要尽可能的多和用户互动,所谓的“一回生,两回熟”,多执行你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而,互动的工具有很多,可以是私聊、可以是群聊、更可以是线下活动。
3、成交
当你花了很多精力和用户成为朋友之后,哪怕是一般朋友,下一步就可以做成交了。
毕竟,在没有盈利的情况下,你是不可能持续做这件事的,到了该成交的时候绝对不要拖延。
为什么,这个时候可以成交了呢?
很简单,因为你已经取得用了用户的信任,在用户心目中已经建立了权威感,在众多成交心理要素的叠加下,成交就变的自然而然了。
如何成交呢?
成交的方法太多太多,不过无论是什么样的成交方法,都应该做好产品的价值包装。
让用户觉的“花了1块钱,买到了10快钱的品质”
4、裂变
很多小伙伴,认为把产品卖出去了就万事大吉了,其实,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缓解,那就是裂变。
什么是裂变呢?
简单的说:
发动用户帮你去推广
怎么做呢?
(1)给予好处
我们来想象一下,对产品很满意的情况下,又能顺便赚钱,是不是很容易就会推荐给身边的朋友。
比如,同时,你把这个产品推荐给5个朋友,他们都买单了,成交一个人,你提点10%,那么5个人就是50%,而且每个月做到一定推广值,有额外的奖励。
谁会嫌钱多,举手之劳的事情,很简单就做了。
为什么微商赚钱这么快?
(2)核心就在于裂变
为什么做直销的人越来越多,也很赚钱?
(3)核心也在于裂变
从今牢牢记住,裂变是你在短时间内赚大钱的终极绝招。
有一个观点,不知道你认不认同:
这个年代,就算你花5年时间打磨一个绝世好产品,并不代表大卖。
该如何突破呢?
总原则是:让营销和产品共同前进
总结下来,分为三个要素:
造势预售发售
1、造势
总体的思想是,在产品还处于开发阶段,就让用户一起来参与产品的开发,当然这类产品开发不是技术上的开发,而是给未成形的产品提建议。
怎么做呢?
在发售上市的前几个月,不断的放出有关产品的消息,发布产品的调研反馈,这些反馈是产品开发的总方向。
一来,让用户知道了,你有新产品将于x月x日开卖了。
二来,让用户参与到产品开发过程中,让用户重视这个产品。
无声无息的打了一波强有力的广告,始终让用户期待产品的上市。
2、预售
预售阶段,也是就是塑造产品价值的时候,你要牢牢告诉用户:
使用了这个产品,你的人生将发生什么样的转变
一旦让用户意思到这种赚钱,对下单成交的期望感就更加强烈。
3、发售
经过了前面的造势、预售之后,到了发售的日子,大众期待的日子,实时开卖往往,就能起到一个1+=3的效果。
这就好比,双十一前夕的一个月,淘宝会在各大网站都放广告,预告双十一当天会有大促销,每天重复,反复说双十一这个日子,用户就会期待这一天的来临。
首先,这个问题本身确实有问题。如果我把你所说的技术理解成生产,那如今早已过了生产时代。(因社会生产力不足导致产品供不应求,企业在这个时代不用做广告就能把产品卖出去,这是企业只需提升生产效率即可,这是企业的“技术”主要体现在生产效率方面。)
既然不是生产时代的“技术”,那么你说的这个技术可能是“根据消费者的需求,企业的产品持续研发和创新的能力”(下简称“产研能力”)。这样的话问题来了:营销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,理想概念里面是包含产品研发的。(至少洞察消费者需求趋势是市场部的职能,新产品研发是要市场部、研发人员、工程部配合进行的)。
所以,我觉得你应该是把“营销”和“整合传播”两个概念混淆了(营销里包括“市场调研”“整合传播”“渠道”“定价”等等)。综上,你的问题应该是企业的整合传播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哪个更重要?
重新界定你的问题很重要!这让我们能用统一的认识去探讨问题,这样的效率会很高。
营销包含企业战略和战术层面两部分,广义的营销不仅仅是传播,市场细分,目标市场选择,市场定位是企业战略层面的,营销战略是企业的方向,没有方向或者方向不对一起都是空谈。